关于进一步落实《养犬条例》,探索文明养犬的建议

   发布时间: 2021-01-26

分享到:

  《上海市养犬管理条例》自2011年起实施,2016年3月,上海市人大常委会对《上海市养犬管理条例》进行了修正,对包括主管单位、注册登记、行为规范、法律责任等各类犬只管理的全流程进行了规范和细化。然而,养犬不办证不年检的现象依然存在,不文明养犬的行为也未得到根治。随着人们对高品质生活的需求日益提高,更加规范养犬行为,保障公民健康和人身安全,意义愈加重大。

  目前,上海的文明养犬存在以下问题:

  1、缺乏有效引导

  有诸多因素导致养犬人士没有正常获得养犬证。包括:办证程序便利化不足,办理地太少,交通不便;数量限制原因,即“每户限养一条”;每年需要支付管理费,养犬人缺乏获得感,认为权利义务不对等;根据现有规定,部分犬类无法获得登记许可,如烈性犬以及三个月以内犬只等。

  以依法登记为例,获得养犬证是后续各项措施得到落实的关键,也是亟待破解的关键问题。根据现行《上海市养犬管理条例》,养犬人需要到公安部门指定机构申请办理养犬登记和年检。此外,进行疫苗注射的地点也是指定的少数机构,存在诸多不便。在合法合规的前提下,相关事权是否能够进行合理下放值得研究。

  2、执法难落实

  目前责任主体不明确,根据现有的制度安排,涉及养犬的多类事项会由不同部门进行管理,其中:养犬证发放、年检及没收,犬伤人属治安问题,归公安部门管理;犬只免疫归畜牧部门管理;宠物市场归市场监管部门管理;环境卫生(如犬只大小便影响市容)及不文明溜狗(如不牵狗绳溜狗)归城管部门管理。实际的管理、执法中普遍存在各部门相互推诿现象,如举报养犬人未及时清理宠物粪便且不听劝阻,辖区内城管部门往往会以养犬证不是城管部门发放等为由拒绝出面处理。

  由于执法资源有限,现有执法手段通常为居民举报后,执法人员进行查证后予以执法,且主要通过人力,一案一查的方式实现。而违法过程在执法人员到达现场后往往已经结束而难以取证,物业及相关场所工作人员又不具备执法权,导致现场执法难以推进。

  为此,建议:

  1、加强管理,在科学化、精细化、智能化上下功夫

  一是在事前合理制定规则。申请养犬时,向养犬人一并发放“三证两件”。其中,“三证”包括养犬证、疫苗接种证以及专属项圈。“两件”包括牵狗绳以及大型犬用防伤人口罩。打造并逐步完善“申犬通”系统,其包含文明养犬,并集成养犬人和宠物狗社交、宠物狗用品商城、卫星定位、违章处理、相关信息实时发布等功能。在以上环节中,建议结合“一网统管”平台和不文明养犬行为抓拍系统,制定养犬行为评分体系,引入科技化的技防及配套便民手段。随着上海养犬文明化程度的提高,可以适时推出养犬证计分制度,对不同的违规养犬行为,设定不同的处罚方式,包括扣分、罚款及犬只拘留等。

  二是在事中强化动态监管。改变目前依靠人力现场执法的单一执法方式,充分发挥一网统管智能化、信息化、数字化治理的优势,利用摄像头与项圈之间的信息交互,记录违规过程,将罚单通过APP或者寄送形式发给涉嫌违法的狗主人。

  三是在事后从严落实处罚。从严执行养犬人必须是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的规定,并与个人征信挂钩及责任落实相呼应。依法依规对违法责任人落实责任。对于恶意违法有关规定,拒不履行养犬人文明养犬义务,不听劝阻实施情节恶劣的行为的养犬人,依托征信系统,对其进行违法处理完成后才能享受有关行政服务(限制行为人购买飞机票、高铁票、银行贷款、安装固定电话、宽带及购买新手机号等)等措施,加快树立全社会文明饲养宠物意识。

  2、以人为本,推动文明养犬习惯的养成

  一是积极稳妥推进社区及公共场所宠物垃圾箱新基建建设。宠物垃圾箱刷养犬证可以开启,其不受垃圾分类清运时间影响,由于养犬证具备身份信息,可以避免养犬人将其他垃圾放入宠物垃圾箱。通过手机APP等渠道可以获得附近的宠物垃圾箱信息,为及时清理宠物狗排泄物提供硬件条件,宠物的排泄物可以作为有机肥及生物燃料进行回收,既绿色环保亦具备经济价值。

  二是推进医院、图书馆、商超、菜场等场所狗栓新基建建设,试点聘用宠物狗看管人。同样,空闲狗栓也可以通过APP查询,其使宠物狗禁止进入相应场所的合理性及可操作性得到充分保障。

  三是明确特殊犬种对相关规定获得豁免权。比如导盲犬进入地铁、商超等地,应具有通行权。相关场所应根据实际需要张贴导盲犬的介绍及相关标识。

  四是对依法办理养犬证的宠物犬推出定期体检服务。通过APP、短信等方式通知养犬人定期参加公益性质为主的体检服务。进一步促进养犬人依法养犬。结合养犬证计分情况,对有、无违章行为的犬只年检及接种疫苗采取动态波动的价格,如对当年标准分值未被扣减的用户,可以提供第二年管理费减半,注射疫苗、绝育手术、购买相关商品和服务的折扣优惠等,以鼓励文明养犬,进一步培养养犬人的文明习惯。

  五是通过提供延伸服务培养用户习惯。建议对依法办理养犬证的养犬人,推出诸如宠物用品折扣,自动获得宠物服务机构会员以及宠物饲养知识推送等服务。通过市场化运作,吸引具备资质的宠物医疗机构、金融保险机构、零售网点、行业协会、志愿者组织、养犬社群等加盟“申犬通”系统,提供注册登记、疫苗注射、保险理赔、领养帮扶等各类延伸服务,提升用户使用粘性和获得感。

  六是将志愿者服务覆盖到文明养犬领域。对于老年养犬主体,由于行动不便等原因无法及时清理宠物排泄物,无法按时为宠物进行疫苗接种,以及无法及时带犬只接受年检等情况的,建议安排志愿者提供支持。

  七是鼓励文明养犬带动其他产业发展。如借鉴国外的房车营模式,通过以养犬爱好者之间的互动、交流等为主题组织活动,间接带动实体经济发展等。

民建上海市委2021年组织提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