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用好花博会契机,助推崇明生态岛建设的建议

   发布时间: 2021-01-26

分享到:

  2021年第十届中国花博会是上海的一大盛事,也是崇明世界级生态岛建设的又一机遇。随着开幕时间的临近,应围绕崇明岛建设完成的阶段性成果指标和所遇到的困难和障碍,利用花博会契机,积极推广崇明生态岛的建设成果。同时针对崇明未来发展的愿景,推动发展紧缺产业,广招天下英才,落户、创业、扎根崇明。

  为此,建议:

  1、发挥花博会效应,定期举办国际活动

  崇明岛现代花卉产业项目集成了支撑“崇明花岛”的建设,通过花村、花海、花廊、花道品牌应用案例展示,可为其它花岛建设起引领和借鉴作用。在此基础上,建议搭建区域性花卉交易中心、种子中心,组织年度国际花卉艺术交流活动,包括中外不同风格的花艺作品展示和交流活动。通过对高技术承载能力的花卉产业的培育,突出崇明对花卉产业的引领地位,在花博会后继续承担花博创艺、花艺文化跨国交流、举办论坛、教育科普、旅游休闲等功能,结合花艺、茶道等载体提升民众的文化素养,丰富人民生活内涵。

  2、扩充水陆交通,拓展崇明旅游价值

  在办好花博会基础上,充分借鉴世博水路、陆路进出园区的经验,结合新加坡岛国公共交通的规划和布局,寻求可借鉴的思路和理念,推进崇明基础设施建设,解决进出崇明交通瓶颈问题。通过设计涵盖海洋装备工业旅游、郊野公园、花卉产业、有机农庄、农家生活体验等方式的系列主题,结合节假日面对上海市乃至周边区域的居民提供旅游套餐,附加研学、科普基地、旅游体育赛事体验等元素,结合崇明在体育产业的规划和政策支持,建设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度假中心,吸引市区、长三角、国内其他城市乃至东南亚国家的消费者。此外,结合崇明当地的文化发展特色,整合当地非遗项目、文化旅游项目,丰富崇明旅游的丰富程度,促进当地文化的有序传承和发展。

  3、用好花博会招牌,招募绿色产业聚集

  在崇明的任何决策都应在生态约束条件下的决策,建议崇明在花博会契机下积极宣传“生态立岛”的根本态度。崇明要继续推动世界级生态岛的建设,产业引导政策应聚焦于新型农业(两带一区)、绿色智造(一主四副)、旅游服务(三大旅游聚集区)以及创新服务领域。建议将生态岛评价标准公开,促进自然资本不断增值,提升社会和谐程度,优化经济发展方式,做出的生态岛示范。建议崇明以花博会契机强化对崇明引入的产业政策进行积极宣传,引导符合生态岛建设的产业集聚和发展。此外,可着重突出崇明在对企业服务层面的创新服务理念,吸引符合崇明生态导向的企业主体、科研机构的入驻,积极推动构建新进企业主体与产业层面相互有机融合的体系。

  4、善用花博会效应,推进国际生态岛建设

  建议崇明生态岛的建设步入第二阶段后,积极通过与国际组织对接,学习世界高起点海洋城市的治理标准,不论是海平面上升还是极端气候的应对,共同携手对标城市对于过往的治理和发展路径进行复盘和评估,通过对话交流和学习,提高崇明生态岛建设的标准和内涵。对未来生态岛的建设进行科学、有序规划,吸引民众参与,进行互动,推动居民对生态、对海洋可持续发展的理解,进而提高崇明在生态岛建设进程中的群众支持度。

  5、利用花博会资源,宣传生态岛建设典型

  在花博会建设推进过程中,陆续涌现出崇明生态岛建设过程中的典型。建议结合建岛、立岛、花博等不同阶段涌现出的典型案例,分阶段进行系列宣传。一方面,丰富崇明创业引领过程中的精神内涵,对过往在崇明开发过程中的有特殊贡献的人物案例进行整理和发掘,另一方面,对于在崇明重点引领的行业领军人物和企业进行广泛宣传,形成未来在重点发展领域的产业集聚点,通过愿景吸引人,通过政策推进形成生态岛主导的产业集群,通过典型案例和故事形象化描述在生态岛建设中的经历,进一步推动崇明产业发展的进程,丰富生态岛建设的人文精神追求内涵。

民建上海市委2021年组织提案